肾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评定的一个名词。
它是所有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
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其主要病因如下:
(1)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结石、遗传性肾炎、多囊肾、肾动脉狭窄、肾小管酸中毒、梗阻性肾病、肾脏发育不全、肾肿瘤、肾外伤、肾移植、重症急性肾衰等。
(2)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肿瘤、尿道狭窄、神经性膀胱、盆腔肿瘤、腹膜纤维化等。
(3)全身疾病及中毒:如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恶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痛风肾、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肾损害、肾淀粉样变性、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以及镇痛剂、重金属或工业溶剂中毒等。
在诸多的病因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及慢性肾盂肾炎等最为常见。另外,大约有6%~9%的患者病因难以确定。
怎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根据慢性肾衰的发病机理,西医对慢性肾衰的非透析治疗主要有:防治肾小球过度滤过所致的肾损害,治疗高血压,控制糖尿病,低磷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或同时补充酮酸类似物,抗凝,纠正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异常,维护肾小球膜的电荷平衡等方法。
(1)饮食疗法加氨基酸或同时补充酮酸类似物:通常认为,慢性肾衰患者早期采用低蛋白饮食最为有效。
有人认为,肌酐大于每升150微摩尔时就应开始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
有资料提示,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从而保护残存的肾功能。此外,限制蛋白与磷的摄入在防止动物和人类肾脏严重疤痕形成和肾内钙沉积中起协同作用。
长期低蛋白饮食最严重的后果是营养不良,负氮平衡(在儿童和成人可出现严重的肌肉消耗),铁、锌离子及蛋白缺乏会加剧贫血、心功能不全而加速肾功能恶化,反而有可能促使提早进入透析阶段。
为防止低蛋白饮食的这些不利因素,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合成,纠正蛋白质代谢的负平衡和氨基酸比例失调,很多人在低蛋白饮食同时加用氨基酸,补充足够的热量。一般静滴必需氨基酸250毫升,隔日1次,或肾灵4~8片,每日3次,饭中服用。
欧美学者提倡在氨基酸疗法基础上补充酮酸类似物,收到了可喜疗效。
(2)化学吸附剂的临床应用:在慢性肾衰晚期,尿酸、磷酸盐等不是从尿中大量排出,而是经肾外途径或在肠中降解。而近年来用于清除胃肠道尿毒症氮质产物以减轻症状,延缓肾衰速度,推迟透析或减少透析次数的口服吸附剂的研究引人注目。
(3)控制症状,消除可逆因素,处理并发症:慢性肾衰患者易出现高血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感染、少尿、水肿、心力衰竭、尿路梗阻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肾功能恶化的诱导因素,因而及时祛除、纠正各种失衡状态,忌用肾毒性药物,已被公认是防止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慢性肾衰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肾性贫血,但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开发成功,足量定期使用可以达到纠正肾性贫血的目的,常用量为每次2000~3000U,每周2~3次,静注或皮下注射。
(4)透析疗法:慢性肾衰晚期患者,经非透析疗法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则应尽早予以透析治疗。透析疗法是慢性肾衰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尿毒症症状,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均有积极的意义并为肾移植提供必需的条件。可选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临床最常用。
(5)肾移植:肾移植是器官移植中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种移植技术,已成为目前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规有效方法。一旦获得成功,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