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是指肾小球受到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后群,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
一般认为,正常肾脏的滤过率在90以上,低于90为肾功能不全。而肾功能不全又可分为四期,如下:
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
第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此时,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在60%-75%左右。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会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症状。
第三期:肾功能不全衰竭期(尿毒症前期)
此时,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已到了75%-95%的地步。不能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因此,此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第四期:尿毒症期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而在所有的慢性肾病中,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病有5种。分别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MCD)、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和狼疮性肾炎(LN)
根据新的研究结果,这5种常见的肾病患者中,肾功能下降和尿毒症发生率有显着差异。
其中,恶化最快的肾病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该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8。数据显示,5-10年的时间内有50%以上的FSGS患者进展至尿毒症,是肾功能下降最快的一种患者。
其次是膜性肾病和IgA肾病,两者的下降速率均为0.8,统计数据显示,这两种肾病患者10年时间内约有1/3进展至尿毒症。
再次,依次为狼疮性肾炎(LN)、膜性肾病(MN)和微小病变(MCD)。
这个统计结果只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参照,并不能说明一个绝对的事实。因此,肾病患者们也不用太过担心,适度的谨慎是鼓励的,但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认真遵守专业肾内科医师的医嘱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许并不会走到最后一步。